(2)十二世纪至十八世纪的六、七百年间
十二世纪至十八世纪的六、七百年间,由于国势日衰,常受外国侵略,因此政治、经济以及宗教都遭到极大破坏。此时为斯里兰卡佛教的衰落时期。
十一世纪初,锡兰遭受南印度的朱罗国人入侵达数十年,不但王宫宝物被劫,精舍与舍利塔也遭破坏,首都化为废墟。直到毗闍耶跋怙王才将他们驱逐,努力复兴佛教。十二世纪中期,波罗羯磨跋怙一世统一锡兰,力振佛教。当时无畏山寺及多林寺已没有受戒的僧侣,于是大寺派成为锡兰佛教仅存的正统,国王到处创建寺院、佛塔,又命令摩诃迦叶及沙利补多底举行圣典结集,整理和注释上座部的三藏,并加以注释。这个工作使得十二世纪末到十三世纪初,产生了许多研究学问的僧侣。继波罗羯磨跋怙一世之后的毗闍耶跋怙三世及四世两位国王,也不遗余力地邀请南印度的高僧前来编修佛典。又把佛钵、佛牙安奉在卑罗斯罗山,在各地设大供养会,以及明令僧团举行传戒法会。
十三世纪,锡兰又遭到迦陵伽国人与爪哇人的入侵。十四世纪时,回教徒入侵。十六世纪时,葡萄牙人接踵而来,强迫人民信仰天主教。在葡萄牙人初到锡兰时,岛上已经是分裂成多国的状态,各国对立,有的还依附于葡萄牙的势力,改信天主教来巩固自己的权力。各国经常举兵互相攻打,最后在一五八二年,由性情残暴的罗闍斯诃一世统一大部分的国土,改信印度的湿婆教,并全力破坏寺塔经典,杀戮僧侣,以致锡兰境内没有比丘。其后的国王虽多力图复兴佛教,却难以收到效果。
(3)从一七五三年至今的两百多年
从一七五三年至今的两百多年,为斯里兰卡佛教复兴时期。
英国人从一七九五年起,统治锡兰,虽然表面上承认人民所信仰的佛教,但却从教育上抬高耶稣教的地位。直到西元一八三三年刊行了英译的《大史》等书,才展开欧洲人研究锡兰佛教的端绪,并刺激当地佛教的复兴。
斯里兰卡佛教(Buddhism in SriLanka),属于南传上座部佛教。由于其经典都用巴利语传承,故近代又常称其为巴利语系佛教。斯里兰卡上座部佛教借缅甸和暹罗之力得以复兴后,分为三派:
罗曼那派 | 即11世纪从缅甸迎请的佛教长老所建的系统。 |
---|---|
暹罗派 | 也称优婆哩派,为18世纪从暹罗迎请的系统。 |
阿摩罗普罗派 | 为一部分斯里兰卡在家佛教徒因社会地位较低,本国僧人不愿给予授戒,而于1802年去缅甸的罗摩罗睺罗,从当地长老受戒后返回的系统。三派在教理上无甚相违,但戒律稍有不同,因此和睦相处,直至今日。 |
斯里兰卡是佛教国家,进入寺庙要脱鞋、脱帽,另外不要穿太短或太暴露的衣服。寺庙内禁止喧哗、照相。参观寺庙时,不要触摸寺庙内的任何供品和前往神龛的信徒,参观寺庙或朝拜时请按顺时针方向走。斯里兰卡人大多信奉佛教。日常生活中,人们对僧侣格外尊敬,遇到僧侣要主动让路;乘公共汽车,车前还有僧人专座,他人不得擅坐。一般人绝不可坐在高过和尚的位置,否则也要设法使自己的头低过和尚的头。
公元前2世纪前后,南印信奉印度教的泰米尔人也开始来到锡兰岛屿定居,从此僧伽罗人和泰米尔人的纷争不断,直至近年内战结束。此外,由于其“东方十字路口”的特殊地理位置,锡兰也留下了大量做生意,信奉伊斯兰的阿拉伯商人。因此,如今的斯里兰卡是一个以佛教为主,多种信仰和谐共处的国家。
相关阅读:斯里兰卡佛教历史解析
足动斯里兰卡旅游:http://srilanka.zudong.com